校園雷鋒雕塑傳遞雷鋒精神
“學雷鋒,做好事”這是我們中國人銘記的格言,在校園中為了更好的傳遞雷鋒精神,校園雷鋒雕塑或端正嚴肅,或面帶笑容;或挎包前行,或懷抱小孩,形態各樣的雷鋒雕塑傳遞雷鋒精神。

1940年11月雷鋒誕生在湖南長沙縣,一個農村家庭,飽嘗了生活的艱辛,在人民政府的關心下,雷鋒堅定了自己的信念,立志成為祖國建設的青年骨干。

20歲,他參加了人民解放軍,他給了入伍這一天,最隆重的儀式感,在新日記本的第一頁上,他貼上了黃繼光的照片,傾瀉著自己的感想和誓言:“我,一個在舊社會,受苦受罪的流浪孤兒、放豬娃娃,居然成為一個國防軍戰士,我的心就象大海的浪濤一樣,我要把我可愛的青春,獻給祖國最壯麗的事業。

從此雷鋒的眼里便再也沒有了自己,他把多幫別人做點好事,看做他最大的快樂和幸福,在施工任務中,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,很難抽出時間學習,他就把書隨身攜帶,只要車一停,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,駐地撫順發洪水,他忍著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,和戰友們在大壩奮戰了七天七夜,把手指甲都弄破了,隊每年發兩套軍服,而他從1961年連續兩年卻只領一套,他說“一套就夠穿了,破了可以補一補,給國家能省一點是一點”

1962年,雷鋒在執行公務時,不幸犧牲,永遠定格在22歲,但雷鋒精神卻在中國人身上不斷延續,雷鋒的精神是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,甘當“螺絲釘”的敬業精神,刻苦鉆研的“釘子精神”,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,以及樂于助人的優秀品格。
推薦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動物雕塑中銅獅子的正確擺放方法
- 家宅中的動物雕塑——銅牛
- 銅關公的形象與擺放
- 關公雕塑為什么道觀里供養佛寺院也供養呢?
- 現代校園安裝孔子雕像有什么意義?
- 銅雕佛像所帶給我們的審美感體現在哪些方面
- 銅雕佛像的產生對于佛教有巨大的寓意
- 創作名人雕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
- 大學校園里為毛澤東塑像是什么傳統?
- 鼎的擺放風水禁忌